順安國小未來學校 小朋友秀成果

原文摘自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9/78/1v8xu.html

這是今天看到的一則新聞,仔細看看內容

成果展昨展出過去1個月來的學習成果,有小朋友選擇候鳥主題,雖然年紀還小,無法進行困難度較高的鳥類拍攝,但卻從報章雜誌中蒐集到豐富的鳥類圖片,作出1本獨特的手工書。

也有小朋友學習製作邀請卡,把自己設定成校長的角色,模擬這次成果發表發出邀請卡給學生家長與來賓;真正的校長廖秀微還真採用這項作品,把小朋友的邀請卡寄出去。

感覺只是大略提到一些內容,不過看起來怎感覺很眼熟?

這跟咱們幼稚園風行很久的主題教學好像很像ㄋㄟ,怎麼國小現在才開始當寶一樣呢?,不禁又讓我感嘆起來,在國內實在是沒有多少真正願意正視幼教的人。

看看某個國家領導人所說的

從這次的經濟振興方案已經可以看出,政府在教育領域已經做出歷史性的投資。比方說們大幅擴增早期兒童教育,也將持續改善這塊教育範圍的品質,因為我們知道,學齡前的幾年對一個人的學習具有最大的影響力此外,我們將負擔得起唸大學的學生人數提升了將近七百萬,是的,七百萬。我們也提供必要的資源,避免削減經費,避免解聘教師,以免妨礙了兒童的學習與進步。 

原文摘自 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doc/page.jspx?id=40288aed2032277501205ab8d59812dd&number=8

反觀我們國內

在教育資源上,王育敏表示,政府投入在大專院校的教育經費佔整體經費比例,從1990年的21.68%增加到2007年的38.03%,增加幅度高達75%,國小經費則從1990年的29.07%,減少到2007年的26.53%,下降了9%。

原文摘自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9/5/1v9nx.html

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,最近幾年大專院校的教育經費逐年增加,平均每位學生可以分攤的教育經費比國小學生多出將近一倍,但是台灣國小平均每位學生分配的教育經費,卻不到瑞典的1/3,也落後南韓,建議政府要能夠予以改善。

原文摘自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9/63/1v9ia.html

即使是兒福聯盟也只是提到國小階段,幼稚園呢?在教育部的統計中2007年每生平均分攤經費幼稚園為94794元,大學及獨立學院為182913元,國小為95493元,我們的教育政策完全是短視的,以可以馬上看到成績的高等教育優先,至於要長期才能體現出成效的幼兒教育,卻被擺在一邊。但是,幼兒教育卻是最重要的。

就以閱讀為例吧~豬小妹從小就把書本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,現在她已經可以自己拿書翻閱,即使她有些看不懂內容,她還是願意拿書來看。在天下雜誌的海闊天空教育網站中有提到

培養小孩的閱讀能力、學習興趣。芬蘭的圖書館與博物館都有為學齡前兒童設計的活動,一向安靜的博物館中也有許多父母推著娃娃車、帶孩子去參觀,還在襁褓中或正在學步的小孩,就已能探索世界的奧妙。
另外,芬蘭教育部的報告指出,芬蘭父母從小就有在家閱讀、唸報給孩子聽的習慣,讓孩子在家中種下喜歡閱讀的種子。有四成的學生指出,閱讀是他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。
這大大促進了芬蘭人的閱讀能力。在OECD的報告中,芬蘭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近二成在最好的第五級,不到二%在最差的第一級以下。

原文摘自 http://www.lcenter.com.tw/inter/GermanyDetail.asp?no=16

從襁褓時就培養出閱讀的習慣,以後就不需要再去花大錢誘導他去閱讀了,甚麼時候我們才能針對早期的幼兒教育設計出無障礙的環境呢?

嚴肅的東西不想寫太多,用歐巴馬總統的一句話當結尾吧

再好的政策,再好的教育項目,都無法代替父母的角色。只有爸爸或媽媽才會參加家長會,才會輔導孩子的功課,才會適時關掉電視,才會收起電動玩具,才會讀故事書給孩子聽。今天,我不只是以總統的身份向各位發表談話,我更是以為人父的身份告訴大家,下一代的教育從家庭開始。教育不是民主黨的問題,教育不是共和黨的問題,教育是美國的問題。 
原文摘自 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doc/page.jspx?id=40288aed2032277501205ab8d59812dd&number=8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月色羽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