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蘭:同齡孩子 幼兒最佳玩具

聯合 更新日期: 2007/12/08 07:30 記者林佳萱/台北報導

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,昨天以醫學及腦神經結構的角度,建議幼教工作者應讓孩子適性學習,由長處切入引導教學,陪伴孩子同步成長。

信誼基金會舉辦「課程的成長:課程‧教師‧教材的對話」兩岸幼教研討會,邀請洪蘭演講,洪蘭表示,家長和老師不能輕視幼兒遊戲的力量,遊戲中不僅能發揮想像力、增進人際關係,也能學習彈性和創造力,而好的玩具其實是同齡小孩。

洪蘭說,模仿是孩子最原始的學習,家庭和父母是孩子早期的學習環境,應該要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信心,由小朋友的長處拉拔短處,不要讓孩子在惡劣的教育氣氛中成長。因為家庭教養的模式會遺傳,如果孩子幼年受虐,長大也可能是教養施暴者。

洪蘭指出,孩子的腦部發展有性別及個體差異,教育工作者應該讓孩子做自己擅長的活動,不要「哪面牆過不去就往哪裡撞」,應該要練習「哪裡跌倒,換個地方站起來」。

談到閱讀,洪蘭語重心長表示,閱讀是喜悅的悅,應該讓孩子挑選自己最喜歡的閱讀形式和主題,低年級以前先培養閱讀習性,再來進一步利用閱讀學習。並非接觸書本的時間越久,記得越熟,家長和老師不應有「盡量坐在書桌前面用功,才能讀進去」的錯誤觀念。

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表示,社會價值觀很重要,目前台灣的幼教經費少,幼教老師收入不高,專業也不夠受到尊重。事實上幼兒教育是人格的基礎教育。張杏如也說,父母辛苦養育孩子,卻沒時間享受與孩子相處、成長的樂趣,實在可惜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神奇的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後那段實在是講到心中的痛

尤其是專業也不夠受到尊重....唉

不管如何..從有了自己的孩子開始,老實說

我實在很慶幸我自己學的是幼教,至少...我可以比別人少走了許多冤枉路

並不是說我比別人懂..而是,我知道該如何去尋求資源,也知道該如何去分辨資訊的正確與否

看到很多家長的作為....實在令人替孩子擔憂...也替未來擔憂

一個連自己的鞋襪都要別人幫忙的小孩子,長大之後..他能為社會盡什麼力量?

真的是愛之適足以害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月色羽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